第481章 遗漏的事(下)(1 / 2)

吾父朱高煦 北冥老鱼 1023 字 1个月前

“三月,刚开春的时候,阿鲁台攻陷兴和,王唤战死,两天之后大明出兵攻打阿鲁台,吓的对方弃城而逃……”

朱瞻壑把自己关的书房里,脑子里一直回想着后世史书上的记载。

按照朱棣的打算,他准备今年秋天的时候才对阿鲁台用兵,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阿鲁台的主动进攻,逼得他不得不提前出兵,而阿鲁台避战逃跑,导致朱棣的这次出兵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只是在回来的路上,顺手灭掉了兀哈良部。

“这可怎么办,如果现在去提醒皇爷爷,让他加强兴和的防守,可我却没办法解释消息的来源啊。”

朱瞻壑皱着眉头自语道,他总不能直接告诉朱棣,说自己是从后世史书上看到的吧?

可如果不提醒朱棣,朱瞻壑又良心不安,别的不说,兴和可是大明北方的边防重镇,驻扎有重兵,本来阿鲁台就算是想打下兴和,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阿鲁台却用计谋骗开了兴和的城门,其实这也怪大明的守军松懈,这些年大明一直压着北方的胡人打,根本没想到胡人敢攻打大明的坚城。

也正是这一时的大意,才导致了兴和的沦陷,同时也导致了王唤,以及他手下上万将士的战死。

上万将士的性命,朱瞻壑不可能坐视不管,但如果告诉朱棣,又无法解释消息的来源,这让朱瞻壑也十分的头疼,最后在书房里焦躁的走来走去。

不过最后朱瞻壑猛然一拍脑门道:“真笨啊,为什么非得我去告诉皇爷爷,让别人去告诉皇爷爷这个消息不就行了吗!”

朱瞻壑刚才也钻了牛角尖,光想着自己无法向朱棣解释消息来源,却忘了只要他不要这个功劳,到时随便找人散布一下消息,肯定能引起朝廷的重视。

想通了这个问题,朱瞻壑立刻感觉神清气爽,现在才刚过完年,距离阿鲁台偷袭兴和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他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布局。

接下来的几天里,朝堂上为了北征的事吵翻了天,夏元吉与兵部尚书方宾、工部尚书吴中等人,全坚决反对出兵,甚至连一向唯朱棣马首是瞻的礼部尚书吕震,竟然也不支持朱棣出兵。

其实这些大臣们反对的理由也很充分,当初连年用兵,再加上朱棣之前迁都,已经让大明的国库十分紧张,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粮食物资都不充足,有钱都买不到。

但朱棣同样也有自己的理由,如果坐视阿鲁台崛起,甚至因此统一了草原,到时大明将要面临一个更大的威胁,这是朱棣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双方各执一词,谁都有自己的理由,最后气的朱棣在武英殿对夏元吉等人破口大骂,然后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

朱瞻壑来到武英殿时,只见朱棣正气呼呼的在殿上走来走去,一双虎目气的通红,看起来杀气腾腾,吓的殿中的宫女内侍全都躲的远远的。

“皇爷爷息怒,夏尚书他们也都是为国考量,并没有什么私心。”

朱瞻壑急忙上前劝说道。

“没有私心?我看夏元吉就是故意和我做对,他竟然说开平的粮食储备不足,这些年海运的粮食那么多,怎么可能不足,我都怀疑是不是都被他贪污了!”

朱棣却气的一拍桌子,说到这里他还不解气,紧接着再次数落道。

“还有那个方宾,当初金忠去世,我以为他能接替金忠,却没想到他一个兵部尚书,却劝我不要出兵,完全看不到草原上的形势变化,简直就是尸位素餐、鼠目寸光!”

朱棣越说越气,最后竟然猛然一咬牙道:“他们如果再敢阻拦朕出兵,信不信明天我把他们全都抓起来问罪!”

“皇爷爷您千万不要冲动,夏尚书和方尚书虽然言辞激烈了一些,但说的也是实情。”

朱瞻壑急忙再次劝说道。

他可是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朱棣就是因为北征的事,与夏元吉等人发生矛盾,最后夏元吉被抓入狱。

但夏元吉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兵部尚书方宾,本来朱棣在气头上,并没有想杀大臣,只是把方宾贬官,结果方宾胆小,恐惧之下竟然上吊死了。

这下把朱棣给气坏了,明明他没想杀人,但现在却成了他逼死大臣,最后朱棣气的发疯,直接下旨把方宾开棺戮尸,反正外界都说他逼死了方宾,索性他就真的砍了对方几刀。

“实情?什么实情?”

朱棣一愣,随后向朱瞻壑问道。

“比如夏尚书说的开平粮食储备不足的事,这件事我知道,的确是实情。”

朱瞻壑急忙解释道。

“到底怎么回事?”

朱棣脸色一沉,当即追问道。

“开平的确储备着大量的粮食,但之前攻打日本,另外还有我去山东赈济流民,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粮食,其中有不少粮食就是从开平调去的,所以夏尚书才说开平粮仓不足。”

朱瞻壑急忙解释道,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