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收听新闻(2 / 3)

盛唐大公主 湛阳 2037 字 11个月前

在身边,其他的几个儿子,都在后面的随行马车上。 …… 天子御驾在大慈恩寺门口停了下来,李治抱着小女儿下车。 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群臣纷纷行礼迎接,李治放下李月辰,微微抬手:“众爱卿免礼,随朕进去。” 李月辰抬头一看,嗯?九层? 仔仔细细的数了数,确认自己没数错,原来这个时期的大雁塔有九层? 而且这外墙看起来跟未来也不一样,就好像是两个不同的建筑。 不过想想也正常,毕竟隔了一千多年呢,这其中足够发生不少事情了。 开宴之前,李治先带着武则天,拉着李月辰的手进入了塔内。 随着一层一层往上爬,李月辰也看到了大量的经书,佛像,好像还有舍利子之类的东西。 爬到最高一层,李治的表情严肃了很多,毕竟是在怀念母亲。 李月辰很乖的站在一旁跟着他一起闭上眼睛,为那些在前段时间大非川阵亡的将士们默哀。 良久之后,李治接过张成鑫递过来的清酒,抬手一敬,随后泼洒在地面。 看到女儿也一副严肃的样子默哀,李治摸了摸她的脑袋:“若是祖母还在,肯定也会很喜欢辰儿。” “嗯。”李月辰非常乖巧的点点头。 …… 重阳节大臣们有三天假期,皇宫里面也闲了下来。 这几天李月辰每天练完功就去延英殿陪着李治夫妻俩待着,还脚上几个哥哥过来一起玩。 热闹起来之后,李治是很开心了,不过却让旁边批奏折的武则天时不时就被烦的抬起头来让他们安静点。 李治也觉得可能太烦了,居然将武则天扔下,带着孩子们去偏殿里面玩了。 他跟孩子们围成一圈玩一种叫做“双陆”的游戏,也叫握槊。 跟象棋有点相似,本质上也是两人分别在两侧,以黑白两种不同棋子布阵。 然后互相扔骰子来移动棋子,如果遇到敌方棋子也有“打”或者“吃”这种说法。 这玩意儿在这个时代还算挺流行的,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博戏,是用来赌钱的。 李治和武则天平时没事儿了也经常玩,在这个时代,这东西比围棋拥有更多的受众。 甚至隐隐都成了一种用来检测智力的游戏,玩双陆比较菜的一般都会被鄙视智商。 李月辰对这种策略类的游戏称不上高手,但也不差,跟李治和几个哥哥打的有来有回。 不过这种只有两人玩的游戏在她看来挺没意思的,心中想着明年到了洛阳可以把麻将搞出来。 四个人玩可比两个人要热闹多了,到时候可以自己跟李治夫妻俩,再加上千金公主一起玩。 现在的李治和武则天已经不适合玩打马球之类的剧烈运动了,还是多玩玩这种锻炼脑子的比较好。 …… 最近这段时间李治心情特别好,所以病情也相当稳定。 不过病情稳定了,这夫妻俩反而开始在朝堂上玩骚操作了。 九月底,皇后上奏,因长久大旱,请避位! 侧面通道里,屏风后面的李月辰挑了挑眉毛,这估计都是演戏给朝臣们看的。 先不说有多少人会相信的问题,关键是大旱,皇后辞职了就能好了? 况且大臣们也不傻,现在皇帝身体不好,军国大事的奏折都是她在批阅,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辞职? 虽然满朝文武都对她垂帘听政感到不满,但也不敢在这种时候站出来表示赞同她辞职。 于是纷纷上奏,表示皇后才德兼备,实乃千古贤后,万万不可啊! 李治也“顺水推舟”的拒绝了皇后的辞职申请。 然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宣布册封已故的外祖父武士彟为太尉兼太原王,外祖母杨氏为王妃。 根据这套骚操作,屏风后面的李月辰做了一下逆推理,这估计是在抬高母亲武则天的身份地位。 虽然缺少线索,暂时想不出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李月辰知道,这肯定是夫妻俩唱的双簧。 现在的李月辰没事了也会过来听听朝政,就当是收听新闻了。 说不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算是为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谋些福利。 李治夫妻俩也不管她,对于朝堂她现在就跟逛菜市场似的,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不过她一直都记着自己的原则,听归听,绝对不会发表任何意见。 就算李治和武则天两人偶尔开玩笑似的问,她也会用装傻卖萌的方式糊弄过去。 总之就是啥都知道,但啥都不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 最近的朝政基本还是围绕着旱灾进行,毕竟谁都不知道这旱灾会持续多久。 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听着大臣们在下面讨论,心中谨记刘神威给自己的医嘱,不停的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能动气。 不过从手里转的飞快的保健球来看,心中也对这旱灾也同样发愁。 讨论的大臣之中,李月辰突然听到自己的师父刘仁轨的声音。 “陛下,臣认为,不如让旱灾地区百姓,自行前往各州涿食。” 李治停下手里的保健球,微微点头:“其实朕也考虑过此法……不知众爱卿可有不同想法?” 听到问他们的意见,各个大臣也都开始说起了刚刚他们讨论的方法。 不过在李月辰听来一个比一个不如。 有些比较迂腐的大臣直接说不应该百姓私自离开户籍所在之地,可问他旱灾怎么解决,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还有的说去年的海边捕鱼同时从各州匀粮的办法不错,听的屏风后面的李月辰都忍不住想笑了。 今年旱灾波及几十个州,这他妈要捕多少鱼才够? 更别说这种时代,捕鱼效率低下不说,等抓上来,再熏制,然后再运过去,早就饿死数不清的人了。 这种办法当然很快就被其他大臣的反